回顾2016年,LED行业大事连连,有喜有忧。 一方面产业分化日趋剧烈,行业洗牌也渐尘埃落定。另一方面,企业纷纷调整市场策略,全球化的中国和中国的全球化正在成为焦点。 对LED行业来说,并购潮、涨价潮席卷整个产业链,一浪高过一浪。 不管是出于生存,还是调整战线的考量,传统照明巨头关厂、退出某一市场、业务剥离都预示着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 企业的思维已经转变,从原本扩充渠道、抢份额的阶段,进入到确保获利以求生存的新常态。 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行业整合过程。这是一个残酷的过程,也是一个重生的过程。技术创新、跨界互联、全球化竞争仍然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LED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命题。 小编综合2016年度行业事件对产业的影响力整理出年度各个月份行业大事件。 2016年1月大事件 1、据证监会官网披露信息显示,截止1月7日,已经有23家企业中止IPO审查,其中有7家企业中止审查原因显示为发行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这其中也包括LED企业浙江生迪光电和深圳市丽晶光电。 不愿披露姓名的券商人士认为,这些企业主动中止审查或许是在等待注册制的实施。 2、SETi于2015年11月在中国发布的产品还在初步研发阶段,预计研发时程还要6个月。SETi将持续供应感应器芯片到中国市场,并同时提供标准品和客制化产品。 美国 Sensor Electronic Technology 传感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SETI),据称是全球首家向市场供应短波紫外发光二极管的公司,成立于1999年,从2004年起陆续为客户提供一系列波长范围从240nm到360nm的LED灯。SETI被业界推崇为UV-B和UV-C LED全球领导者。 3、1月4日,华灿光电发布《关于与浙江义乌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署项目投资框架协议》的公告,并宣布股票复牌。 投资框架协议显示,华灿光电将在义乌工业园区投资LED外延、芯片及产业链延伸项目,预计总投入约60亿元人民币,同时双方同意联合设立LED产业并购基金,用于华灿光电对LED产业链进行并购整合。 4、1月22日晚间,荷兰皇家飞利浦发布的一则消息打破了照明行业“八卦圈”暂时的宁静。飞利浦表示出于对美国监管的考虑,已经终止了原来制定的将旗下照明组件和汽车照明部门LUMILEDS出售给金沙江和中资银团的计划。 5、1月3日晚间,勤上光电发布重组预案,披露资产购买草案,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杨勇、华夏人寿等持有的广州龙文100%股权。 很显然,本次的主角勤上继续大刀阔斧,并且此次跨界似乎来得更为彻底,以半导体照明为主业的勤上光电,开始转型教育产业,拟实现双主业布局。 2016年2月大事件 1、因安全问题,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加拿大卫生部和宜家北美服务有限责任公司(IKEA)联合宣布对中国产的84万套吸顶灯进行召回。 同时,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也向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交了召回计划,决定从2016年2月9日起召回部分型号吸顶灯约35万套。 2、美国能源部(DOE)公布了灯泡光效标准提案,据说该灯泡光效标准提案能为用户家居和办公室照明提供更具成本效益和高效节能的选择。 美国能源部光效标准提案紧跟照明技术变革步伐。随着先进LED技术发展,为满足现有标准,市场上的传统灯泡如卤素灯和CFL节能灯将有可能被取代。实现传统灯泡向LED灯的过渡与工业乃至整个市场已经发生的变化相符。 3、安徽康佳绿色照明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康佳照明)与东芝照明株式会社(简称东芝照明)近期达成战略合作与供货协议,涉及金额超10亿元。 康佳照明获得东芝照明在中国大陆、香港市场通用照明产品"TOSHIBA东芝"品牌使用权。双方已于2015年12月21日签署合作协议,交易的相关工作已经启动,将于2016年4月1日完成全部业务、人员转移。 4、雷士照明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香港雷士照明有限公司(简称“香港雷士”)与转让方金中和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金中和投资”)订立股权转让协议,将收购耀能控股有限公司75%的股权。 雷士照明董事会认为,目标公司耀能控股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将有利于雷士照明技术的升级和新产品开发,并能提升雷士照明竞争力,开拓雷士照明产品的国际市场,促进雷士照明业绩的增长。 |
联系我的时候请说明是从三千网看到的信息,谢谢。